
为聚焦年度目标“系主任领导力提升”,全面提升教学条线干部管理水平,7月2日下午,湖北恩施学院在图书馆大会议室成功举办“情境领导:识人用人会管理”专题培训会。本次培训由校长助理李岍主讲,学校教学条线全体管理干部参加培训学习。

培训伊始,李岍以“管理与领导的本质区别”为切入点,通过生动的管理案例引发思考。她指出,管理重在通过计划、组织、指挥等手段确保日常运作顺畅,而领导则更注重设定方向、激励团队和创造变革。这一开场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。
在理论讲授环节,李岍系统梳理了领导理论的发展脉络:从早期的“伟人理论”强调天赋特质,到行为理论关注领导方式的可塑性,再到现代权变理论主张的灵活应变。她特别指出:“卓越的领导者应当突破固有思维,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具体情境,采取差异化的领导策略。”

培训的核心内容聚焦“情境领导”模型,该模型重点落实在三个阶段,依次是定义工作、诊断状态和匹配行为。李岍详细解析了员工准备度的四个阶段:R1(没能力没意愿)、R2(有意愿没能力)、R3(有能力没意愿)和R4(有能力有意愿)。针对不同状态的员工,她提出了相匹配的四种领导行为:S1告知式、S2推销式、S3参与式和S4授权式。她指出,有效的领导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意愿动态调整。从R1到R4,从S1到S4,体现的是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。
接下来,李岍通过消防队长救火、新员工指导等生动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诊断员工状态、明确任务要求,并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。她特别强调,有效的领导既要达成工作目标,更要促进员工成长。
此次培训为老师们提供了全新的管理视角和实用的工具方法,对老师们今后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。此次培训是湖北恩施学院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,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、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此次培训将“情境领导”模型深度融入高校管理实践,为系主任精准赋能。通过掌握“定义工作-诊断状态-匹配行为”的科学路径,系主任们深刻认识到:有效的领导力在于动态适配教师团队不同发展阶段(R1-R4)的需求,灵活运用告知、推销、参与、授权(S1-S4)等差异化策略。这不仅是管理技术的提升,更是对教师个体成长深度关怀的体现。相信掌握了这一“因人施策、因势利导”的领导艺术,系主任们必将更高效地激发团队潜能、凝聚发展共识,成为驱动学科内涵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引擎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基层领导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