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5日,我校成功举办了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专业建设改革专项工作坊。此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,采用“上午理论讲座+下午现场实操的”理实结合的工作坊模式,旨在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专项落地实施,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校长马凤余、校长助理兼医学部部长李岍、各学院院长、教学副院长、专业负责人、教务处相关人员等共计50余人参与了此次工作坊,活动由副校长杨凡主持。
工作坊开始前,在李岍和智能工程学院院长谭建军的带领下,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综合实验楼,通过这次参观,与会人员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有了直观而全面的了解,也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对学校在推动科技进步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所承担的使命担当。
人才培养顶层设计:理论讲解,促进观念革新
活动伊始,马凤余生动详实地讲解了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教育教学理念如何在我校进行贯彻落实。首先,根据雇主导向科学合理规划专业是关键点,专业发展是院校发展的核心,学校要坚持举“数字”旗、打“健康”牌,凸显“民族”特色,走高质量应用型发展之路的办学思路。其次,明确雇主导向、学生中心的专业发展思路是“指路标”,学校坚持以“做强医学、做精经管、做特艺术、做新工科、做优教育和文法”为实施思路,形成了以医学为重点,突出艺术、教育特色,工、经、管、文、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,在民族医药、舞蹈、音乐、体育、文学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特色。再次,深化专业建设改革专项是着力点,专业教育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培、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体系与内容,实验实训室建设、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着力,专业负责人是实施专业改革的先锋,要做专业的主理人。
杨凡围绕未来学生入学规模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、雇主用人需求等方向,从“是什么”“为什么”“怎么做”三个层面解读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,她指出,“雇主导向”需贯穿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,雇主需求决定培养方向,雇主参与决定培养形式,雇主评价决定培养结果。
学院示范专业分享:认知提升,助力实践发展
医学部健康学院院长邓启辉从学院整体发展角度,分享了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现状,指出雇主导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“育人”。他强调以“雇主导向”为核心,构建学生职业成长路径,并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,强化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。
健康学院邓启辉院长
财务管理、临床医学、汉语言文学等3个专业负责人以现有学生就业行业领域和岗位群为基础,分别围绕招生、就业、师资、实验实训室、校企合作、专业办学成果等方面,分享了其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和下一阶段雇主扫描工作计划。
专业负责人现场实操:先学后做,激发创意无限
在下午的工作坊实践环节中,专业负责人以学院为单位,分为七个小组,每组围绕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的理念,深入探讨当前专业建设的现状、人才培养目标、雇主需求与核心雇主扫描工作计划等关键议题。各小组围绕专业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路进行了积极互动,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会计学、美术学、英语、现代文秘、护理学、中医学临床医学、体育教育等8个专业负责人代表7个学院依次进行了小组成果展示和汇报。
最后,杨凡肯定了各小组专业汇报的成果,并着重强调了以下三项关键工作要点:其一,全力落实转训工作。各学院需紧密围绕 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专业建设改革实施方案,秉持目标导向原则,以系作为基本单元,有条不紊地推进转训工作,广泛开展专业发展现状大研讨。其二,精准找准专业定位。各学院负责人与各专业负责人务必以此次工作坊的研讨成果为基调,精心做好专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。通过深入调研、全面梳理,精准剖析各专业在当下教育环境与就业市场中的优势与不足,为后续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方向指引。其三,扎实开展雇主调研。各专业应以现状分析报告为指南,深入了解行业内核心雇主的用人需求、岗位技能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期望,完成核心雇主扫描工作,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,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。
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我校在“雇主导向 学生中心”理念下的专业建设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。通过此次活动,大家更加明确了专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,为下一步的改革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后续学校还将继续开展两次大型的工作坊,进一步落实雇主导向、学生中心专业建设改革工作任务。
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实现学生的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为奋斗目标,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,书写下浓墨重彩、辉煌灿烂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