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工作
教学工作
课程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工作 > 课程建设 > 正文

课程思政教学案例5--王超《药理学》

发布日期:2022-11-04

导 语

为强化课程育人导向,积极推进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改革创新,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,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,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,构建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,长期以来,我校围绕“三全”育人格局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,建立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库。为此,学校教务处将特别推出“案例共享、思政同行”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共享栏目,陆续分享各类课程的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,达到“他山之石以攻玉”之效。

案例5

案例主题:厉害了我的国,人工结晶牛胰岛素

教师:王超(医学院)

案例意义:

1921年胰岛素的发现开辟了糖尿病诊疗的新纪元, 百年来救人无数, 并对内分泌学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代谢相关疾病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在药理学及临床应用中,胰岛素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1965年,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出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, 开创了合成活性蛋白质的先河。在教学中以“润雨细无声”的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病例讨论中,实现人文素质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。

教学过程实施

1.“病例引入”环节—引入重点药物胰岛素:

给出病例第一幕,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基础知识,进而引入药物胰岛素以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故事,以此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,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及医学使命感。

2.“疾病诊断”环节—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和分类:

以病例第二幕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出发点来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,学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总结胰岛素的分类和用法。

3.“诊疗计划”环节—讲解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:

引导学生对病例第三幕进行分析讨论,将专业知识转化成临床应用,培养合理用药的诊疗习惯。并根据病例中的医患矛盾,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医患关系,做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。

4.“合理用药”环节—讲解药物的联合应用

通过病例第四幕展示胰岛素抵抗的危害及发生机制,让学生讨论可采取的治疗措施,为下一节的新课内容做好铺垫。

5.线上小组任务:根据血糖在体内调节的机制找到药物的新靶点,根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故事讨论医学生可以选择的职业范围。

教学创新:

根据药理学课程的专业特点,按照病例引入—疾病诊断—诊疗计划—合理用药的医生常用工作思路,建立药理学独特的授课思路:主诉药物(确立重点药物)—分析药物(讲解药理学机制)—药物使用(强调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)—合理用药(药物的联合应用)。教学方法上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,线下以PBL为主,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索性学习,将专业知识转化临床应用,由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。线上以课堂延展为主,在于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。